名城苏州网讯 (记者 杨学敏)近日,号称“1-5分钟看完10万字”的“量子波动速读法”在网上引发热议。记者在网上查询发现,苏州竟也有这样的一家教育培训机构。伪装成一位孩子学习不好心情焦虑的家长,记者拨通了该机构“任老师”的电话。
自称5分钟记住10万字 “翻动得越快,孩子就接收的越快”
任老师介绍,该机构的速读课程共分三个阶段。第一个阶段是通过做各种游戏来开发脑潜能,练习孩子的右脑的心像能力。“跟你说直接点就是蒙上眼睛训练,让孩子们能够蒙眼看到东西。”
“蒙眼看到东西?”
“对对。这是第一个阶段。”
第二个阶段则是通过记忆方法、学习方法让这种能力持续提升稳定。“基本上到第二个阶段,孩子名次就能进步个20名吧,家长配合可能进步更快,会到前三、前一。”
任老师发来的图片
第三个阶段便是波动速读。任老师介绍,“我跟你讲,你可能会觉得我在吹牛,速读的话就是几分钟就能翻一本书,就是翻书,不是读书啊。”“翻动得越快,孩子就接收的越快。”“基本上是5分钟到10分钟,(读完)一本10万字的书。”
“5分钟到10分钟就可以读10万字的书?是能记住吗?”
“能啊。”任老师补充,因为很多人不能理解,她就不说的这么细了。
随后任老师建议,记者实在着急的话,如果能找到两三个孩子,她就可以直接找个地方开班授课。
任老师发来的图片
三个“疗程”最低仅需29800 一二阶段共需约60个小时
根据任老师介绍,第一阶段集训的话,需要3天24个小时,平时的话则需要6个周末;第二阶段共15个课程,每次2-3个小时。第三阶段有机会再说。
说到这里,任老师提醒,家长一定要积极配合。“我能够很快让孩子发生变化,但是就怕家长又让孩子回到原位。”
任老师发来的图片
此时,任老师再次提醒记者,如果能找到两三个孩子一起,之后就可以第一、二阶段连着上课。
根据任老师介绍,每个阶段分别付的话,总价为39800元。但第一、二阶段是“不分家的”,必须一起报名,(每个)优惠费用是19800元。三个阶段一起报名的话,收费29800元。全程不需要教材,只需家长配合完成作业即可。
“愿者上钩” “我不懂没有关系 我直接能让孩子懂”
记者要求亲眼见一些学成的孩子,任老师表示自己不太好意思打扰别人生活,但是可以发一些视频请记者看一下。
随后,在任老师发来的视频中,记者看到,其中有的孩子能够蒙眼识字,有的能够在随意快速翻页的同时,嘴里还念念有词,内容则是和书本有关的东西......
任老师发来的视频
关于速读的原理,任老师表示,有很多家长质疑其是骗子。“我们就做有缘人吧,就不去跟你烦那些东西......从人类目前科学的发展和医学的发展来讲,我们对脑子的了解本身就是少的。”
同时,任老师主动表示,自己并不能做到蒙眼看东西。“我跟文化课并不一样,不是老师懂了,孩子才能听懂。我直接就能让孩子直接懂,我不懂没有关系,对不对?”
任老师发的和家长聊天截图
随后,任老师还表示,平常自己机构就只有一个班,人数在五、六个或十几个之间,而且不招学员。“基本上都是像你这样来找的,然后谈了,你愿意上(就上)。我就是愿者上钩那种,我就跟你说实在点啊。”
记者走访该机构 已搬迁平时生意一般
根据任老师介绍,自家企业名叫牧哲全脑教育,是位于高新区的一家企业,目前已从原址撤离,准备搬往摩尔广场,因此现在暂时没有办公场所。
企查查显示,该企业由任怡和党吉社出资10万成立的一家教育机构,其目标是:让全国的适龄儿童都能得到有效开发,拥有HSP能力,达到中华大地“遍地是神童,个个如诸葛”。
波动速读,正是其开设的课程之一。
来到现场,记者发现,该公司确实已经搬离,但门口及两侧贴满了对该公司及课程的介绍。关于波动速读,上面赫然写着“通过训练,一天可以阅读30-50本5-10万字的书籍”。
根据该创意园一位工作人员介绍,该公司大概在半月前已经搬离,在此地已经营数年,平时生意一般。
业内专家提醒:概念炒作 牵强附会
对于所谓的量子波动阅读,苏州一家常年从事儿童教育的业内人士樊女士介绍,苏州目前类似的机构非常多,但很多都是唬人博眼球。
樊女士介绍,自家平时提高儿童注意力主要是通过打开五官的方法。比如说读书时,会同时调动视觉、触觉、听觉等协作,用眼睛看,用手指指点,用嘴巴念,用耳朵听,从而提高孩子阅读效率。
牧哲门口介绍牌
此外,该机构还会通过在大自然中辨别细微的声音、冥想等方式,进一步提高孩子对外界的敏感度。“这种学习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那些声称可以速成的差不多都是骗人的。”
对于量子波动阅读,其实不少媒体已经关注。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吴明和便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“量子波动速读法”属于概念炒作,牵强附会的将快速阅读法和量子波动理论结合起来,为被夸张变形的快速阅读法披上一层貌似科学的外衣。
除此之外,记者注意到,包括新京报、中青报、红星新闻、新华每日电讯等主流媒体均已发表文章,提醒广大家长不要缴纳智商税,不要总想走捷径,总想着让孩子掌握“超能力”!同时也提醒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,一定不能任由这些违背基本常识的骗局肆意横行。
(责编:杨学敏)
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